华夏心血管健康网专家介绍,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天性心脏病。除个别小室间隔缺损在2岁前有自愈的机会,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临床上以心功能不全、紫绀以及发育不良等为主要表现。
心血管疾病专家提出,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疾患。它的存在必然影响患儿的生长,不仅使患儿自幼体弱多病,生长发育较同龄儿缓慢;甚至影响其智力的发展;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也不断地发展,有些患者到了青少年时期,病情就已发展到无法医疗的地步。因此,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一旦发现患有先天 性心脏病就应尽快尽早进行治疗。
关于先天性心脏病多大年龄施作手术治疗合适的问题,应根据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及症状出现的早晚而决定手术年龄。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在5-12 岁进行手术治疗,如果能在学龄前施实手术,将不会影响患儿上学,并能减轻社会及家庭的负担。如果病情需要,如畸形较重,症状出现较早,反复发生心力衰竭、心内膜炎,危及到生命,可不受年龄限制,根据情况,尽早手术。
专家指出,目前国内已开展了婴儿期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但成功率较低。一般认为多数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的患者4-7岁即可手术。动脉导管未闭者,凡年龄在 35岁以下,不论有无症状,均可考虑手术。当然,最理想的手术时间为3-7岁,因为3岁以前手术不便,且尚有自行闭合的可能;而成人后,导管的脆性增加,手术时易发生大出血。法乐氏四联症则以5-12岁进行手术治疗最为理想。
华夏心血管健康网心外科专家温馨提示患者,应到正规医院找经过严格训练的医务人员进行正确治疗,切勿轻信小诊所,小诊所难以保证卫生,为省钱省事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