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用户登录
  加入收藏
  
   标题搜索    全文搜索
华夏心血管健康网> 业内聚焦>健康心闻> 文章

健康心闻

躺平!还是锻炼?心脏病人到底怎么选?

2023年08月18日 13:32:06

  有很多心脏病患者会觉得自己身体已经不好了,不能再运动而要每天静养,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心脏病人其实是可以做适当的运动的,而且心脏病人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身机体的功能水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心脏病患者科学运动的好处有哪些?

  锻炼前的准备工作

  对于心脏病患者而言,在开始锻炼计划前应先进行体力评估,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目前可以适应的运动量和一些基本的活动知识。应先前往医院进行心肺功能运动测试,交由医生判断能否运动,以及评估运动量,最后给与患者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比如冠心病患者,在准备运动之前应先确定自己处于冠心病稳定阶段,先去医院复查是关键。在医生的检查判断下,明确已经没有发生心绞痛且病情已经稳定超过60天以上,才可慢慢着手锻炼事项。其实大部分心脏病患者是可以进行适当的科学运动的,但宗旨还是要做好准备工作,听从医生的安排和建议。适当的活动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发病率、缓解紧张的交感神经、促进脂质代谢、改善疾病症状、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心肌、使血管保持弹性、延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等诸多益处。

  心脏病人适合哪些运动?

  心脏病患者适合进行舒缓的有氧运动,且要量力而行,不可进行剧烈运动,运动时间应该避开早上6点~9点,这个阶段是心脏病高发阶段,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血流速度减缓,更容易促进血栓形成。而且最近气温也高,患者应该尽量把运动时间安排在傍晚或晚饭后一小时,患者适合每次30分钟循序渐进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骑自行车、太极拳等。

  切记,运动过度是导致心脏病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高强度的运动对心脏压力很大。而且,如果患者处于血压波动期间、心梗急性期、心力衰竭、伴有重度器质性病变等特殊情况时不应盲目运动。

  运动注意事项

  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热身工作和全面的身体评估,在主治医生的允许下进行锻炼;

  控制好运动量,做到量力而行,一旦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处理;

  运动中应保持合理呼吸,经常做深呼吸有助于血液循环、吐故纳新;

  在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明显胸痛、气促气短、出冷汗、心律失常等表现,应马上停止运动。总之,若感觉胸部出现紧缩感、发闷或者压迫感、灼伤感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并及时服用速效救心丸,急性发作时每次服用10-15粒,若3分钟后症状未缓解,可继续加服10-15粒,并尽快就医。


安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