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出生,父母都格外开心,都会特别呵护。但在婴幼儿群体中,新生儿疾病很常见,其中包括新生儿心功能不全。说起心功能不全,很多人会想起心脏疾病,都会格外害怕,特别是父母担心孩子因为心功能不全而带来伤害。也都很疑惑自己在孕期很注意,为什么新生儿还会存在心功能不全,其实大多跟这些原因有关。
什么是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在医学上被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困难是一个重要表现,大部分新生儿患有心功能不全,会有呼吸频率改变、脸色苍白、四肢发冷等现象。
是由什么引起的?
一、感染
孕妇在妊娠前三个月,如果患上病毒或者细菌感染疾病,新生儿出生后患上心功能不全的几率比较高。
二、母体营养
在孕期营养摄取不够,尤其是一些必需元素,如叶酸、铁、维生素等,都会让胎儿心脏供应不足而出现发育异常。
三、妊娠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钙症等这些都是孕期常见的妊娠并发疾病,患有疾病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得当,直接影响到胎儿的发育。
四、高龄产妇
高龄产妇身体免疫力弱以及各方面功能下降,在孕育胎儿期间易让心脏受影响。
治疗期间要做好哪些护理?
一、保持室内通风
新生儿所处的环境要通风透气,保持氧气足,防止儿童躁动,在必要时可以咨询医生,使用镇静药。
二、做好保暖
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寒气入侵引发感冒,导致心脏被病毒入侵而加重病情。
三、少量多次喂奶
患儿在喝奶时会费力,采取少量多次喂奶让孩子有足够营养。
四、控制水的摄取
大部分新生儿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控制水的摄取量,避免水钠滞留。
在新生儿时期一旦发现儿童呼吸困难以及有异常现象要及时就医,能帮助控制疾病。并且在治疗疾病期间要做好护理,帮助幼儿控制疾病的同时促进身体修复。另外父母也不要过于担心。心功能不全在采取治疗后能得到控制,随着幼儿长大身体体质逐渐提高,心脏发育逐渐完全,对身体的影响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