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世界上有1670万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卒中),到2010年,这一数字就飙升到了1810万。当今,卒中是世界范围内第二位死亡、第一位致残原因。仅2010年,世界上就有570万人死于卒中。
什么是“简单生活方式7”?
面对全球心脑血管病“危机”和脑卒中飙升的形势,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 AHA)2010年首次邀请神经病学家Ralph L.Sacco出任主席。Ralph L. Sacco在其题为“采取行动抗击威胁我们心和脑的全球心血管病危机”开幕式主旨演讲中,重点呼吁和强调了“Life's Simple 7”既“简单生活方式7”-干预可控的危险因素与行为。通过“简单生活方式7步”而不是CTA、支架等诊断治疗手段,预计到2020年,有望改善20%美国人的心血管健康和减少20%的心血管病与卒中死亡率。
“简单生活方式7”,既不吸烟、维持适当的体重、有规律的运动、健康的饮食、理想的胆固醇水平、理想的血压水平、理想的血糖水平。
1.不吸烟:最有作为的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控制危险因素的方式。吸烟是早发死亡病因的首位可预防因素。
2.适当的体重:超重和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呈正相关。体质指数控制在25以下,将大大减少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危险。腰围是更好的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测量方法是:被测者站立,双脚分开25至30厘米,体重均匀分配,测量位置在水平位髂前上嵴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将测量尺紧贴软组织,但不能压迫,测量值精确到0.1厘米。根据腰围检测肥胖症很少发生错误。
体质指数的计算方法:
BMI= 体重(公斤) / 【身高(米)】2。BMI大于24少于28为超重,大于26为轻度肥胖,大于28为中度肥胖,大于30为重度肥胖。
标准腰围计算方法:
男性:身高(cm)÷2-10(cm);女性:身高(cm)÷2-13(cm),加减5%为正常范围。
3.规律的运动:有氧代谢运动是将心肺功能、骨骼肌功能和精神状态结合在一起的有效运动方式。1周4次或者以上,每次30-40分钟以上有氧代谢运动,大大有助于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和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步行是不需要特定场地、能将运动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最简单、有效的运动方式。简言之,有氧代谢运动是指:有一定的强度,要出点汗,但不是腰酸背痛的竞技运动。
4.健康的饮食:以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低盐、多蔬菜水果等清谈平衡膳食为主。
5.理想胆固醇水平:一般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人群,总胆固醇水平应控制在200 mg/dL以下,LDL-C水平应控制在130mg/dL以下。然而,随危险因素不同,对胆固醇水平的“理想”值要求也各异,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
6.理想的血压水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因该长期、平稳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7.理想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应该低于110mg/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于6.2%。
胡大一教授倡导的“管住嘴、迈开腿”是对“简单生活方式 7”的简单、高度概括。
“简单生活方式7”效果是否明显?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能达到“简单生活方式7”中5项的人群,与一项都达不到的人群相比,其5年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险将降低55%。
与“简单生活方式7”相比,现在热炒的支架、各种血运重建方式、新的药物等却相形见拙:2000年,美国冠心病的死亡率下降50%,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三个危险因素控制对冠心病死亡率下降的贡献率达60%,而血运重建的贡献率仅5%。
国内赵冬教授等在第二十五届“长城会”上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应用所有院内心肌梗死最佳治疗策略仅能将中国冠心病总死亡率降低9.6%”。而大庆的观察结果表明 “接受生活方式干预的受试者23年间心血管死亡率降低了41%。”
中国,目前至少有3亿心血管病患者。保持以上简单、健康行为,平稳控制以上危险因素,将大大降低CVD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中国梦的前提是健康梦。从源头上遏制心血管疾病的流行--预防,让心血管病患者早日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康复,应该提到日程上了。
花几分钟时间在门诊、在社区给患者、亲人和朋友谈谈“简单生活方式 7”--我们的责任、我们的义务、我们的成就、我们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