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用户登录
  加入收藏
  
   标题搜索    全文搜索
华夏心血管健康网> 文章

养心有道

警惕心脏病

2017年02月15日 10:30:11

  心脏病猝死、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们在事业“黄金期”中最容易出现、危害最大的疾病。以前,心脏病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如今,由于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开始出现失眠、胸闷、心慌、气短等病症,而忽视或漠视的态度使得这些病症进入一个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心脏得不到充分的血氧而逐步退化、衰竭,最终猝死。因此,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中青年人都应该且必须重视这些病症的出现,把这些病兆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免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头痛失眠是发病征兆之一

  心、头神经传导是相连、相通的,在对经常头痛的患者检查后发现,其中大部分人患有心脏病,如果心脏病控制得当,头痛症状会随之消失。专家提醒,剧烈头痛、失眠等症状不可忽视,很有可能是心脏病的前兆之一。

  此外,除常见的心悸、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外,心脏病患者往往还有一些体表征兆。如做一些轻微活动,或处于安静状态时,出现呼吸短促现象,但不伴咳嗽,咳痰;脸色灰白发紫、表情淡漠;鼻子硬梆梆的,这表明心脏脂肪累积太多,如果鼻子尖发肿,表明心脏脂肪可能也在肿大或心脏病变正在扩大;不同程度的耳鸣;由锁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条如小指般粗的表筋,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与天气无关的左肩、左手臂内侧酸痛,很有可能是冠心病。手指末端或趾端明显粗大,并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状;中老年人下肢水肿,往往是心脏功能不全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的表现;时常心悸、气喘,只有蹲位才得以缓解,这是紫钳性心脏病的特有表现。

  中青年人也危险

  “心脏病不再专属于老年人。”来自权威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压力太大,少运动或根本不运动,烟酒无度,心理失衡等都会导致中青年人猝死。而引起的原因大多是精神紧张、连续加班、失眠的恶性循环所造成,这使得中青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升高55%,脑猝中、冠心病上升75%,糖尿病风险增加50%,平均寿命降低10年以上。

  专家介绍,猝死主要发生在平时没什么疾病或虽有身体不舒服但没到医院看病的人,在过度紧张劳累后突然死亡。目前,猝死的定义主要是:指从发病到死亡仅1小时,一种是从发病到死亡在24小时内。猝死一般好发于35岁至55岁的中年人,这类人往往是脑力劳动者,如公务员、管理人员、撰稿人、编辑、科研人员、炒股者、财会人员、电脑操作员等,这类人群多在单位里承担较沉重的工作,在家同时又要发挥一个顶梁柱的作用,但健康状况又比年轻时略有下降,连续加班加点后很容易发生猝死的事故。

  中青年人猝死事故中,心脏病导致的急性死亡高达90%以上,其余的10%为脑血管疾病。尽管每个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不良生活、工作习惯和不重视却使他们已经患上隐匿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冠心病。

  失眠加重心脏病

  女性如果有心脏病,约有三分之一的完全没有症状,如果有,第一个症状就是心脏病发作。女性心脏病再发的比例比男性高。原因包括:女人血管脆弱,容易受损,血管硬快,修复功能比较差;另外,女人常常错误地认为自己不受心脏病威胁,年轻时不重视,等到非要寻求治疗时,病情已经变得比较严重了,复原较差。

  其实,大部分更年期女性会出现睡眠不佳、失眠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缓解,会加重心血管疾病,成为猝死的一个重要因素。睡眠不足加重紧张、焦虑情绪,对人体的伤害成倍提高,更会加重本身的病情。对一般人而言,建议在尽量不吃药的情况下,每天坚持一小时步行,或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打羽毛球、游泳等。

  临床治疗显示,肺脏的过滤和截留血液机制遭到破坏,血氧饱和度降低,会直接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当心脏被疾病所困扰时,单一的治疗方法已不被主张采用。目前,一种加强肺功能、治疗心脏的同时清除血管内的滞留杂质——心垢的疗法非常风行,在保证心脏足够的血氧含量的同时,提高供血质量,强肺治心除心垢,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脏病。另外,在治疗的同时,患者可谈论自己的烦恼适当地发点牢骚,这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上可能有一定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发牢骚要适度,尽量避免同一个问题反复牢骚。


安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