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用户登录
  加入收藏
  
   标题搜索    全文搜索
华夏心血管健康网> 文章

常用药物

从四个基本方面细数房颤抗凝药

2015年07月02日 15:38:44

近年来,随着新型口服抗凝药陆续在我国上市,我国房颤患者抗凝药使用严重不足的情况逐渐得到改善,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也渐渐成为心内科和神经内科医生关心的热点话题。


专家指出,我们在选择和评价药物时,都会遵循医学教科书上的原则,即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和方便性四个基本方面去看,对于口服抗凝药也应该如此。


有效性、安全性:达比加群酯亚洲数据带来更多信心


从疗效方面看,达比加群酯是目前国内上市的唯一在缺血性卒中方面疗效优于华法林的新型口服抗凝药,而且在亚洲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更好。此结论的得出来源于 RE-LY® 研究,RE-LY® 研究亚洲人群亚组分析和中国观察性研究的数据。


RE-LY® 全球研究结果显示,与控制良好的华法林比较,达比加群酯 150 mg 是能更多降低缺血性卒中,且安全性不劣于华法林。


RE-LY® 研究亚洲人群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亚洲房颤患者,达比加群酯(150 mg BID)疗效更优:比控制良好的华法林更多降低卒中和全身性栓塞风险高达55%;达比加群酯(150mg BID)安全性更佳:比控制良好的华法林治疗颅内出血风险减少 60%,大出血风险减少 43%,且达比加群酯两种剂型和华法林相比均不增加心梗风险,不增加胃肠道大出血风险。


一项来自香港的中国观察性研究( 8754 例房颤患者)显示:与华法林、阿司匹林和不治疗的患者相比,达比加群的缺血性卒中年发生率最低,颅内出血年发生率最低,死亡率最低。


专家指出,最早上市的达比加群数据分析显示,该药不增加消化道出血。在亚洲人群中,达比加群的效果明显优于华法林,长期依从性也高得多。


至于真实世界的情况,丹麦大规模研究说明,达比加群预防卒中安全有效,其效果甚至优于临床试验中的结果。而且,同样是发生大出血,达比加群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华法林组。总的来说,新型口服抗凝药减少颅内出血的作用相似。


经济性:国外药物经济学数据,新型口服抗凝药优于华法林


美国、新加坡、欧洲都发布表了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的药物经济学数据,均显示新型口服抗凝药在预防卒中发生的同时,减少了医疗支出,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我国尚缺乏相关的医药经济学研究,华法林是价格最低的抗凝药,目前已经在国内上市的几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日治疗费用存在较大差异,临床医生在为患者选择药物时也要把价格因素考虑在内,选择疗效好且性价比高的药物。


方便性:服药方便的同时需兼顾血药浓度的稳定


传统药物华法林的血药浓度受饮食、药物等复杂因素影响,需要频繁的临床监测,给患者坚持治疗带来的不便,同时对医生的用药水平也是挑战。新型的口服抗凝药不需要常规的血药浓度监测,已经在方便性上提高了一大步。


随着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上市,美国、欧洲、加拿大的多个指南都进行了相应更新,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2)和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2014)对抗栓药物的推荐中将新型口服抗凝药作为首选,华法林作为次选;


在美国神经病学会(AAN)、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律学会(HRS)及美国胸外科学会(STS)的抗栓药推荐中明确指出:对于使用华法林的患者在无法维持治疗INR时应推荐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Xa抑制剂。


总体来说新型口服抗凝药相比华法林,使用方便并且可以保证更稳定的血药浓度。新型口服抗凝药中分一天一次给药与一天两次给药,给药次数的不同所带来的血药浓度上的变化,对卒中预防与出血风险有潜在影响。


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半衰期都在 12 小时左右,一天一次给药比一天两次给药的峰谷比值更大。如果血药浓度的波峰值较高,这就意味着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而波谷值较低,卒中的风险就可能增加,理想的峰谷比值应不大于 2。


考虑到患者漏服的可能,一天一次给药,如果患者漏服一次,就相当于一天两次给药漏服三次,会使血药浓度产生较大波动,不利于卒中预防。


综上所述,鉴于房颤造成的卒中对健康和患者家庭带来的危害,对于卒中风险高的患者,当务之急是开始抗凝治疗。


现在,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有了更多的药物选择,有效性和安全性应成为选择抗凝药物的最主要考虑因素,此外,临床医生也应考虑药物的经济性,为患者选择性价比高的药物。


安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