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近期热点之一为美国内分泌医生协会(AACE)与美国内分泌学会(ACE)联合颁布的2015年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
指南指出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血压控制目标。若患者同时存在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且血压容易控制,可考虑将其血压控制在<120/80 mmHg;若患者已经发生靶器官损害或因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影响用药,可考虑稍微宽松的目标值,即<130/80 mmHg;若患者不能耐受常用降压药物治疗,可考虑进一步放宽血压控制目标至<140/80-90 mmHg。
选择降压药物时应基于患者所并存的临床情况,如是否合并蛋白尿、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ARB类药物可作为多数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降压药物。为改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建议优先选用固定复方制剂。
目前,中国和日本的指南都将糖尿病患者的降压目标值定位130/80 mmHg,欧美国家更趋于140/90 mmHg。
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进展
发表于《美国医学杂志》(JAMA)的一项涉及10万余例患者的荟萃分析表明,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的降压治疗有助于降低其死亡率以及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风险,在基线血压值≥140 mmHg的患者中,降压降低其他临床指标相对风险的作用更明显。研究结果支持对上述患者进行药物降压治疗。
近期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的一项研究也表明,更多关注糖尿病成人患者的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血糖、血压、血脂和吸烟)确实可进一步降低其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
邹大进教授:不能完全跟着欧美指南
对此,著名糖尿病专家、上海长海医院邹大进教授在其微博(@邹大进)中评论到:“糖尿病患者降血压目标宽松至140/90 mm Hg,要看人群。不宜一刀切!应该个体化!中国是脑卒中大国,《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CDS指南)对普遍的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放松应该更慎之又慎,不能完全跟着欧美指南修订!”。“希望尽快看到中国人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