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用户登录
  加入收藏
  
   标题搜索    全文搜索
华夏心血管健康网> 文章

常用药物

高血脂常用药物特点及作用

2013年06月05日 13:31:25

一般来说,药物副作用的出现常与该药的基本属性、作用特点和体内代谢过程有关,也就是说一种药物的作用和对体内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其体内过程最终要经肝酶的降解,或经肾、肝排出,或直接在肠道内形成络合物由肠道排出。大部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比较明显,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以及皮肤过敏反应比较多见,其他反应则随各药属性、作用特点而异。

临床上由于高脂血症的高发病率和该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密切关系,使降脂药物的应用比较普遍和长期,因而也使得一些与药物副作用有关的问题一再凸现。那么,降脂药物有哪些常见副作用?其形成机理又如何?现在我们就逐一看一看:他汀类:代表药有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该类药有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作用,但以降低胆固醇作用最明显,为目前防治冠心病的最佳一类药物。短期内服用他汀类药物较为安全,长期服用此药则容易产生副作用。所以长期服用此药的患者应定期检查其血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及肌酸激酶等项目。副作用有头痛、失眠、短暂性大便习惯改变、恶心等。此类药在与吉非罗齐合用后会产生较严重的副作用,轻者旰功损害、肌肉酸痛,重者出现横纹肌溶解,黑尿、肾功能损害等。

贝特类:代表药有氯贝特、非诺贝特、吉非罗齐等。该类药可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但以降低甘油三酯明显。其排泄主要经肾,少量由胆汁排出。副作用主要有恶心、腹胀、腹泻;嗜睡、乏力、脱发、白细胞减少;皮疹、瘙痒;偶有肌无力、肌痛、肌痉挛和阳痿、血转氨酶升高等。

烟酸类:代表药有烟酸、阿西莫司,为扩血管药,有一定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作用,较弱。引起皮肤潮红、瘙痒,心悸,胃肠道反应较大,并且可能加重溃疡。长期大量服用,可发生组织纤维化、胆管炎,溃疡病人禁用。

不饱和脂肪酸与磷脂类:代表药有鱼油、月见草油、多烯康。副作用较少,少数病人可出现食欲增加、尿频、口干、恶心等,与对胃肠道刺激有关,个别有出血倾向者多烯康不宜。

胆酸螯合剂类:代表药有考来烯胺、降胆宁、消胆胺,以降低血中胆固醇为主。长期应用易引起脂肪吸收不良,大剂量有胃肠道不适、腹泻等。

安妥明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反应及头痛、乏力、肌痛、肌炎样综合征。长期服药可见转氨酶升高;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激素类:代表药有羟加烯龙、氧雄龙和右旋甲状腺素钠,二者降胆固醇作用明显。其中前者为蛋白同化激素,副作用有男性化、月经紊乱、浮肿、血转氨酶增高、前列腺肥大,孕妇忌用。后者为甲状腺素制剂,副作用有类似甲亢症状(心悸、震颤、烦躁、易激动、出汗)、心律失常;皮疹、瘙痒;孕妇、乳妇慎用,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或慎用。

肝素类:恶心、腹胀、乏力等,部分病人出现消化道反应。应用大剂量时有出血倾向;

新霉素类:恶心、腹泻等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不可否认,有些药物降血脂速度确实很快,但降得快不见得是件好事,在降脂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药物之所以降得快是因为它只求结果,不管后果。无论西药中药,“是药三分毒”。千万不要血脂降下来了,却损伤了脏器和神经等系统,又造成了新的健康隐患。

实际上,评价一种药物或保健品的安全性,有这样几个指标:一是对服用者的器官,特别是对重要脏器会不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二是会不会在人体内累积,长期服用会不会造成危害;三是适用人群有没有什么禁忌,是不是不管男女老幼都可以放心服用;四是服用以后会不会给人带来不适感。谈到对人体器官的影响,几乎每一种降脂药物的包装上都写得很清楚: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医生在开处方时,也会特别注意患者的肝肾功能的状况。另外,肝脏是人体中最沉默的器官,一般的损伤是不会有明显反应的,当不良症状出现时,损害往往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了。所以,服用降脂药物一定要经常化验肝功、肾功,用化验单说话。

 

安全联盟